22个世界遗产点冰箱贴正式上线,把泉州“带”回家!

来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日期 :2024-10-09 07:05:00    浏览量 :1


图片


图片

藏不住了藏不住了!

轻轻松松把泉州带回家!

10月1日开始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22个世界遗产点冰箱贴”

泉州景点及传统风物纪念币

在泉州海交馆自助贩卖机

正式上线!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创建于1959年,是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现有“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等固定陈列,不定期有各种主题的临时展览。

图片


图片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

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

在2021年正式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中

当你步入这座千年名城中

浓厚的历史底蕴与传统风土人情

足以让你乐而忘返、依依不舍

而带回一枚小小的冰箱贴

能将这份美好的旅行记忆继续延续

图片

“22个世界遗产点冰箱贴”

由泉州本地知名文创品牌“鲤物文创”

独立开发原创设计

荣获“中国·海峡”福建旅游产品

工业设计大赛铜奖

立足于世遗点位的形态及特点

用现代插画的形式进行呈现

图片

除了世遗点冰箱贴

还有融汇泉州记忆的纪念币

代表景点开元寺东西塔、钟楼

传统风物滴水兽、石敢当

让你将文化遗产凝聚其中

把在旅途中的记忆与感受

凝聚在一方掌间

是作为旅行纪念、赠予亲朋的佳选

图片

22个世界遗产点都有哪些?

它们为什么能被列入其中?

如果你来泉州旅游

下面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制度保障 / 第一部分






01#




九日山祈风石刻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它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体现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

这些珍贵的石刻历史档案真实记录了宋代海洋贸易与季风密切关联的运行周期等历史信息,反映出海神信仰对贸易活动的精神促进。

02#




市舶司遗址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市舶司遗址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海洋贸易管理保障的代表性要素。市舶司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对宋元泉州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贸易各参与方的共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反映出泉州港口依托于庞大国家机器的独特属性。

03#




德济门遗址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德济门遗址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为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以来泉州古城的南门遗址,南面紧临着晋江。它建造于13世纪,14世纪中、晚期(元、明两代)扩建,沿用近700余年。

04#




天后宫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天后宫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体现出民间信仰与国家意志相结合对海洋贸易发展的共同推动,它与泉州的商人群体密切关联,见证了海洋贸易作用下泉州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

05#




真武庙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真武庙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10-14世纪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供奉的是泉州地区的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天后宫供奉的是泉州地区第三代海神“妈祖”。这三处遗产点共同展现出古代泉州地区悠久的航海传统和海神信仰体系及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


多元社群 / 第二部分






06#




南外宗正司遗址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南外宗正司遗址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要素。南外宗正司是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对迁居泉州的南外皇族群体进行管理的机构。这一群体是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中具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提升了泉州的消费能力,还积极参与海洋贸易。

南外宗正司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对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体现了强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

07#




泉州文庙及学宫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泉州文庙及学宫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区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文庙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学宫是古代泉州的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作为儒学的传播中心,泉州文庙及学宫是泉州包括政府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8#




开元寺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开元寺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应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割据政权统治者、宋元官方、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有重要贡献。

09#




老君岩造像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老君岩造像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老君岩造像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石雕像,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造像。这一巨大的石雕像是宋代泉州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以雄厚的社会财富为保障的,体现了泉州港口依托农业帝国的独特历史文脉,也反应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活跃的文化特征和港口的繁荣成就。

10#




清净寺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泉州清净寺是在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是宋元时期远跨重洋来泉州经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惜物证。它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贸易繁荣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地区间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清净寺始建于公元1009年(回历400年),历代屡有修缮。寺院周边历史上曾是穆斯林聚集区。

11#




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宗教之一,早在7世纪就随着穆斯林传播到世界各地。据《闽书》记载,相传在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门徒4人到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于东门外灵山南麓,故又称三贤四贤墓。因深受穆斯林敬重,这两位先贤入土安眠之墓也就被称作“圣墓”,这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历史物证之一。

与清净寺一样,伊斯兰教圣墓也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12#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要素。作为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见证,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显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


商品产地 / 第三部分






13#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反映了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显著特点的产业结构。

该窑址与泉州海洋贸易的发展同步,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14#




德化窑址

(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德化窑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是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为中国手工业史、陶瓷史、海外交通史、对外贸易与经济交流史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德化制瓷技术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自7世纪起,瓷器就在东西方商贸往来和文化、技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10世纪起,瓷器成为中外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之一,风靡世界,瓷器成了中国的代名词——“china”。

15#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同时这处遗址也保存了能够呈现完整的冶铁生产体系和环境关系的珍贵物证。

安溪地区的传统制铁业至今延续,当地余氏家族与宋元时期的冶铁活动有关,成为这一传统产业的活态见证,也为宋元海洋贸易留存下了的珍贵的产业记忆。


运输网络 / 第四部分






16#




洛阳桥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洛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始建于1053年,1059年落成,历代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洛阳桥建造的背景是古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带给水陆转运系统的功能需求。

17#




安平桥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安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泉州与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同时,安平桥的建成是包括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又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积累。

18#




顺济桥遗址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顺济桥遗址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的陆运节点,是伴随着海洋贸易发展而建设的出入古城商业区的主要通道,完善了泉州水陆转运系统。与德济门、天后宫共同体现了海洋贸易推动下古城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见证了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

19#




江口码头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江口码头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泉州内港法石港的珍贵遗存,是城郊连接古城的水陆转运节点,反映了内港码头的功能构成和使用方式,其古船遗址佐证了宋元泉州的造船技术。

20#




石湖码头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石湖码头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一处利用天然礁石建造的码头,是泉州外港码头的珍惜物证,实证了宋元泉州优良的建港条件,与江口码头共同呈现了宋元泉州港的水陆转运系统。

21#




六胜塔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六胜塔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位于泉州湾中部石湖半岛北端的金钗山上。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也有护佑商旅的作用。同时,六胜塔的建成是宗教人士、商人、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22#




万寿塔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图片

万寿塔是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新遗产,它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其望夫成石的传说承载了泉州民众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



编辑:yu

二审:西西

三审:陈颖艳



官方微信服务号

科普微信订阅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