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简介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由从事中国海外交通史领域研究的研究者、爱好者及涉及该领域研究的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研究会成立及第一届理事会

1979年3月26日至4月4日,“泉州湾宋代海船科学讨论会”在福建省泉州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上海、山东、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广东、江西、福建等共150多人,提交论文65篇,内容包括中外交通史、中国古代造船史、航海史、海外贸易史、医药史、泉州港史和泉州湾宋船的结构、复原、古船的性质、航线、沉没原因和沉没年代,出土文物的鉴定、考释和科学保护等。当时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提出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学会来研究中国海外交通史的倡议,获得全体代表的赞同。4月4日,在研讨会闭幕前,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暨南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杭州大学宋史研究室、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省社科院、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泉州海交馆”)等单位正式联合成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由王大同、田汝康、朱杰勤、庄为玑、林文明、林家劲、陈高华、许清泉、徐规、韩振华组成第一届理事会,推选朱杰勤为会长、田汝康为副会长,林文明为秘书长,会址和秘书处设在泉州海交馆内,业务挂靠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会还决定和泉州海交馆联合出版《海交史研究》学术刊物。从此,中国学术界掀起了古代海外交通历史(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研究热潮。是年8月20日起,又与泉州海交馆联合编印内部资料《海交史研究动态》(总第24期起易名《海交史研究副刊》)。

在第一届理事会和泉州海交馆的共同努力下,1980年3月2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复同意《海交史研究》(年刊)公开发行(见闽委宣[1980]015号),创刊于1978年12月的《海交史研究》从第二期起获准公开发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种专门研究古代海外交通历史的纯学术期刊。

1980年5月15日至18日,第一届理事会召开会议,总结建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并制定五年计划,明确学术思想,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着眼于研究历史,服务于现实,以海外交通史这一特殊的学术领域,开拓中外学术交流,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理事会决定每两年举办或协办一次国内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此办会理念指导下,我会相继主办四场讨论会:(1)1980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研究会联合福建省东南亚学会、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晋江地区侨办、晋江地区侨联、晋江地区文管会和泉州海交馆,在泉州举办“晋江地区华侨史学术讨论文”,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120多人,提交论文80篇,内容涉及华侨历史和出国原因、华侨社团、华侨和侨居国人民的反压迫反侵略斗争、华侨与祖国的关系、中外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华侨人物,以及华侨历史的编纂等问题。(2)1982年12月21日至25日,研究会联合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杭州大学、宁波地区文管会和宁波港务局,在宁波召开“宁波港海外交通史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80多人,提交论文44篇,从海港史、航海史、造船史、贸易史等方面,研究宁波港的兴起、发展、繁盛和衰落的过程,宁波海外交通与其他各种活动的相互关系及内在联系。这是本会首次跨省举办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海外交通历史的研究热潮。会后编印《宁波港海外交通史论文选集》。(3)1983年6月7日至11日,研究会联合江苏省航海学会、江苏省造船工业学会、扬州市交通局、扬州市博物馆,在扬州举办“扬州港海外交通史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84人,提交论文40篇,学者们从扬州出土古船的船型和性能、扬州港和大运河的开发、扬州城市的发展变化以及运河河道、长江水道的变化进行研究。原交通部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彭德清参加会议并讲话。(4)1984年2月14日至19日,联合中国科技史学会、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泉州海交馆,在泉州召开“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讨论会暨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140人,提交论文75篇,围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海外交通史和造船航海史等议题进行学术交流。这次会议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作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实践。

第二届理事会

1984年2月18日,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讨论会”期间,研究会举办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庄炳章代秘书长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五年来的会务工作和今后任务建议的报告,选举由王大同等47位理事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朱杰勤连任会长,韩振华、陈高华为副会长,庄炳章为代秘书长(因1982年12月28日林文明秘书长去世),决定聘请王振铎、田汝康、傅家麟、孙毓棠、宋伯胤、杨兆钧、杨志玖、季羡林、陈允敦、陈从周、陈乐素、张维华、郑鹤声、姚楠、耿鉴庭、章巽、虞愚17人为顾问。

1984年8月17日,研究会与泉州海交馆联合主办的学术刊物《海交史研究》获准由年刊改为半年刊,福建省文化厅的批示是:“为了适应国内外读者的要求,增加发行量,同意该刊改为半年刊。”(见闽文物[1984]275号)。1985年5月,《海交史研究》正式改版为半年刊。

在第二届理事会期间,研究会主办了2场学术研讨会。(1)1985年7月25日至28日,研究会与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在山东长岛举办“中国太平洋暨海外交通史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学者100余人,提交论文60多篇。此次研讨会围绕古代太平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我国北方港口的地位、航线、中外海上交通的遗迹遗物等展开讨论。(2)1987年11月26日至29日,研究会联合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泉州海关和泉州海交馆在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泉州举办“纪念泉州市舶司设置九百周年暨中国历史上的市舶司制度和海外贸易学术讨论会”。中国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外经贸部、中国海关学会、中外关系史学会领导参加纪念大会,印度等一些国家的海关发来贺电,香港澳门的一些社团派代表前来参会。与会专家学者110多人(其中应邀日本学术代表团11人,香港学者2人),提交会议论文92篇。研讨会内容涉及历代市舶制度和对外贸易的情况、全国各个古港市舶机构的历史沿革、市舶制度的实施与海外交通贸易的关系、市舶制度与海关制度的比较研究等。其中优秀文章集中刊登于1988年第一期《海交史研究》。

在第二届理事会期间,1986年底经常务理事会研究通过秘书长、副秘书长和理事遗缺问题的增补决定如下:(1)泉州海交馆新任馆长王连茂补任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庄炳章不再代理;(2)因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吴泰病逝,为加强研究会在北京的工作联系,决定由理事金秋鹏递任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3)增补陈学文为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第三届理事会

1987年11月30日,研究会举行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由朱杰勤会长主持,陈高华副会长代表第二届理事会作会务工作报告及下一届理事会工作的建议,会议经民主选举,成立由王大同等52位理事组成的第三届理事会,再次推举朱杰勤为会长,韩振华、陈高华、杨熺、金秋鹏为副会长,王连茂为秘书长,郭慕良、杨万秀、林士民为副秘书长,聘请王振铎、田汝康、傅家麟、冯先铭、庄为玑、宋伯胤、庄炳章、陈允敦、陈从周、陈乐素、陈碧笙、陈泗东、杨兆钧、杨志玖、季羡林、郑鹤声、姚楠、徐规、耿鉴庭、章巽、虞愚21名教授为顾问。

在第三届理事会期间,研究会联合其他部门单位主办或协办多场学术讨论会:“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1991年2月17日至20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陶瓷与宗教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2年10月5日至6日)、“中国北方港与海外交通学术讨论会”(1992年10月11日至14日)、“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4年2月22日至26日)、“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4年8月18日至22日)、“泉州湾宋代海船保护修复论证会”(1995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学术讨论会”(1997年12月1日至4日)、“文物保护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学术讨论会”(1999年3月12日至13日)、“《光明之城》手稿的发现及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1999年2月28日至29日)、“海峡两岸海上交通史学术讨论会”(2001年8月20日至23日)、“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互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学术讨论会”(2002年10月19日至22日)。其中在1987年~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综合研究项目期间,研究会连续三次参与成功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即“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学术讨论会”),显示了中国人在该研究领域的文化实力,获得海内外学界的好评。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及香港地区的学者同我国学者数百人分别参加这三场大型研讨会。(1)1991年2月17日至20日,研究会参与主办在华侨大学举行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学者100余人,提交论文52篇,内容涉及海上丝绸只有与海外贸易、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造船、航海技术、航线、航海图、港口、港口管理等方面,出版有论文集。(2)1994年2月21日至26日,为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发展十年活动”、继续“丝绸之路综合研究”国家学术交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机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旅游局、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研究会在泉州联合主办“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18个国家近80人,提交论文37篇,会议主要围绕中国与穆斯林国家的友好关系、穆斯林对航海、贸易的贡献、伊斯兰教在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传播及其影响等三个主题进行探讨。本次研讨是中国第一次以伊斯兰教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显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整体水准。(3)1997年12月1日至4日,研究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科文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在泉州举办“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30多名,提交论文或提要80多篇。这次会议论文的特点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既探讨东南亚地区与世界历史、中国与东南亚交往历史,又对当代东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中国同东南亚的关系进行分析,再次显示了多学科之间相互协作、交融的综合研究所具有的重要趋势和意义。“文物保护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学术讨论会”(1999年3月12日至13日)、“《光明之城》手稿的发现及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1999年2月28日至29日)、“海峡两岸海上交通史学术讨论会”(2001年8月20日至23日)、“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互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学术讨论会”(2002年10月19日至22日)。

在第三届理事会期间,由于朱杰勤会长不幸于1990年5月9日病逝,为此在1991年2月20日,藉“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之际,研究会在华侨大学召开理事扩大会议,做出以下决定:(1)副会长陈高华递任会长,(2)王连茂递任副会长兼秘书长,(3)增补陈尚胜、袁晓春、吴玉贤、庄景辉、陈苍松、李国清、杨钦章为理事。

1991年7月9日,经民政部核准,研究会正式办理社团登记手续,业务主管单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变更为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是年11月22日,在山东蓬莱与有关方面商讨来年召开“中国北方港与海外交通学术讨论会”期间,会长与秘书长举行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赵嘉朱为副秘书长,以加强研究会同北京相关单位和会员的联系。

1993年5月,研究会与泉州海交馆共同创办“中国古船模型研制中心”,经历数年的研制,共复原近200种中国不同时代各水域有代表性的船舶模型,现陈列于泉州海交馆“中国舟船世界陈列馆”。

1997年,民政部对全国性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和重新登记,研究会在原挂靠单位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取得国家文物局的同意,并从2000起正式作为我会的业务主管部门。

在第三届理事会期间,研究会新增会员96人,会员数达507人,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主要是研究所、大专院校、文博部门的研究人员和社会各方面的热心人士及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会员中高级职称者占大多数。

      第四届理事会

2003年10月25日,研究会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由会长陈高华主持,秘书长兼副会长王连茂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会务工作报告,会议经民主选举组成由41位理事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再次推举陈高华任会长,王连茂、纪宗安、李金明、宋岘、刘迎胜为副会长,王连茂兼秘书长,赵嘉朱、牛汝极、张箭、顾风、袁晓春、王元林、黄挺、丁毓玲为副秘书长,聘请陈炎等8人为顾问。

在第四届理事会期间,研究会主办或协办数场研讨会:“侨乡与海外华人国际学术讨论会”(2004年2月4日至6日)、“中韩海上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11月1日至3日)、“海上交通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2008年11月24日至27日)。其中2008年11月24日至27日在泉州举办“海上交通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此次会议联合福建省社科院共同主办,共有80多位中外学者与会,提交论文72篇,63篇论文在会上发表交流。与会专家从不同的侧面对“海上交通与伊斯兰文化”进行了阐述,通过深入研讨,不断涌现新的思想火花,结出累累硕果,揭开“海上交通与伊斯兰文化”历史研究的新篇章。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第五届理事会

2008年11月27日,研究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由陈佳荣主持,秘书长兼副会长王连茂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会务工作报告及对下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建议。随后经民主选举,成立由丁毓玲等76位理事组成的第五届理事会,推举陈高华任会长,王连茂、纪宗安、孙光圻、庄国土、万明、李金明、钱江、宋岘、谢必震、刘迎胜、陈尚胜、丁毓玲为副会长,丁毓玲兼秘书长,赵嘉朱、牛汝极、张箭、顾风、袁晓春、王元林、黄挺、陈丽华为副秘书长,聘请陈佳荣、陈炎、席龙飞、李光斌、谢方、卢苇、陈延杭等8名教授为顾问。

在第五届理事会期间,研究会举办或协办多学术研讨会:(1)2010年6月16至18日,研究会联合泉州海交馆与韩国国立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院举办“东亚文化与海洋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地点泉州)。(2)2010年7月11日在“中国航海日”,为配合泉州海交馆“海洋里的世界观:中外古代海图展”,研究会主办“海洋里的世界观”学术报告会,邀请纽约郑和协会顾问李兆良、纽约郑和协会顾问钱肇昌、深圳特区报文体中心主任梁二平先后作报告,100多位来自香港、台湾、美国、韩国等海内外嘉宾参加(地点泉州)。(3)2010年12月22至23日,研究会联合暨南大学主办 “国际视野下的中西交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朱杰勤文集》首发式(朱杰勤系首任会长,地点广州),来自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等地的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围绕“缅怀前辈学者在中西交通史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中西交通史研究的新史料、新问题、新方法”、“陆上交通史专题研究”、“海上交通史专题研究”、“国外中西交通史研究新动向”主题进行交流与研讨。(4)2011年11月5日至6日,研究会协办“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讨会(地点泉州),来自海内外的70余名学者参加,研讨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以及探讨泉州移民在文化传播上的影响。(5)2012年1月4日,协办“中国沿海地区穆斯林社会的公共空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20多位学者共同学习探讨泉州陈埭在建立穆斯林社会公共空间方面的经验。(6)2013年10月27日至30日,研究会召开“历史上中国的海疆与航海”学术研讨会,100多会员专家到会,提交论文75篇,分别对有关钓鱼岛、黄岩岛及南海问题、历史上中国与周边海洋国家关系、海图、航海针路簿研究、中国航海贸易史研究及闽南人与海洋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2012年4月,研究会被民政部评定为3A社团组织。按照国家3A社团组织标准,研究会对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岗位职责、奖惩制度、民主议事等各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重新对会员资料进行梳理,新入会员资料全部电子化;新任理事填写理事登记表,规范资料管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等档案材料统一归档;完善会员资料、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等各种档案材料,使之更加完整,同时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

2012年9月28日至30日,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泉州召开。会议围绕如何促进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未来的发展以及办好《海交史研究》等事宜展开深入讨论,为2013年的换届选举提供大量的意见及建议。

第六届理事会

2013年10月28日,研究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由副会长王连茂主持,秘书长丁毓玲代表第五届理事会作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蔡薇等82名同志为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同时选举谢必震为会长,陈尚胜、丁毓玲、龚缨晏、纪宗安、李庆新、廖大珂、刘迎胜、牛汝极、钱江、孙光圻、万明、王铭铭、张箭、庄国土等为副会长,丁毓玲兼秘书长,聘请蔡鸿生、陈高华、陈炎、黄胜璋等23人为顾问。

在第六届理事会期间,研究会主办研讨会三场:(1)2014年8月14日至16日,研究会与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主办“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地点上海),围绕中国海洋史研究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主题展开研讨,体现了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研究特色,也是对近年来中国航海史、海洋文化研究的一次高水平学术大检阅,对促进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2)2015年11月26日至27日,研究会联合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泉州海交馆共同主办“宋元交替时期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学术研讨会”(地点广东阳江)。研讨会分别就宋元交替时期南宋朝廷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交通史迹、文献与田野调查及民间传说、东南沿海军事政治力量博弈、海外贸易与航海人物研究、港口变迁与航海造船技术五个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3)2016年12月23日,研究会与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移民与贸易学术研讨会”(地点泉州),围绕海上贸易商品、航线、贸易网络,历史上经由海路迁徙海外的移民活动、移民社会以及文化适应等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此外,研究会还应邀参与我国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博物馆主办的学术研讨会:(1)2014年5月应邀同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费孝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等共同举办“中国茶的世界——安溪铁观音的文化现象及国家意义学术研讨会”(地点安溪)和“封闭与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地点泉州);(2)2014年11月26日至29日,参与协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地点泉州)。(3)2015年12月18日至20日,应邀与浙江师范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与《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举办“第三届环东海与边疆论坛:东亚海洋共同体构建与边疆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地点杭州)。(4)2016年10月9日至10日,应邀与中国海关学会广州分会联合主办“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地点广州)。(5)2016年11月12日至13日,应邀与浙江师范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洋法与海洋事务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第四届环东海与边疆论坛˙海陆丝绸之路上的东亚社会与文明交流”学术研讨会(地点杭州)。这一系列研讨会是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开展的学术活动,研究会发挥学会的学科优势,利用广大会员深厚的专业积累,厚积薄发,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并富有现实意义的理论观点和意见建议。

第七届理事会

2017年12月18日,研究会举行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此次换届选举大会由李庆新副会长主持,谢必震会长代表第六届理事会作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丁毓玲等75名同志为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同时选举陈尚胜为会长,丁毓玲为常务副会长,王铭铭、王勇、王元林、刘义杰、李庆新、张箭、修斌、姜波、聂德宁、黄纯艳、龚缨晏、蔡薇为副会长,陈丽华为秘书长;聘请万明等12人为顾问;聘请叶恩典、华涛、曲鸿亮、庄景辉、陈衍德、郑国珍等9名卸任理事为名誉理事。

2018年3月22日,受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委托,根据《社会组织评估管理方法》及《社会组织评估委托合同》要求,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评估专家组一行人对研究会进行现场评估。研究会参评的目的在于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主要是提出不足之处,以便促进研究会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除了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进行中外学术交流之外,研究会的业务范围还包括理论研究、书刊编辑和咨询服务。

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与泉州海交馆合办《海交史研究》是我国第一本以刊发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性期刊,1988年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35-1066,1995年获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6-8384。历任主编为朱杰勤、陈高华、钱江、刘迎胜、谢必震。2014年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7年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期刊。至2018年上半年,《海交史研究》已连续出版73期,刊发1100多篇文章,近1300万字,内容涉及航海史、造船史、港口贸易史、中外关系史、科技文化交流史、外来宗教、外销陶瓷研究、海外移民、海交民俗、海交文献等,是国际有名的学术刊物。

研究会先后与泉州海交馆联合其他学术单位编写、出版了各种资料汇编和专题著作,如:《泉州湾与古代海外交通》(1982年)、《泉州伊斯兰教研究论文选》(1983年)、《泉州伊斯兰教石刻》(1984年)、《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1985年)、《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1987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泉州》(1988年)、UNESCO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1991年和1994年)《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1995年)《中国与东南亚》(1998年)、《张士箱家族文件汇编》(1999年)、《中华海洋文化的缩影》(1999年)、《重返光明之城》(2000年)、《海峡交通史论丛》(2002年)、《泉州海关志》(2005年)、《海上丝绸之路研究》(2006年)、《泉州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2007年)、《<唐船图>考证·中国船·中国木帆船》(2013年)、《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修订本)》(2017年)、《海上丝绸之路综论》(2017年)等。

研究会基地设在泉州海交馆,自成立以来,一直协助该馆举办各种国内外专题展览,组织专家学者对展览的方案进行建设性的指导,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融入展览中,配合海交馆做好展览工作。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研究会协助该馆在意大利、葡萄牙、美国、日本、新加坡、法国、阿曼、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马来西亚、西班牙、葡萄牙、文莱、坦桑尼亚、马尔代夫、斯里兰卡、韩国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举办数十场专题展览,为传播中华优秀的海洋文明史、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


官方微信服务号

科普微信订阅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