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籍华侨王奋震先生向泉州海交馆捐赠三件宋元磁灶窑军持

来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日期 :2023-12-21 11:08:01    浏览量 :2


2023年12月20日下午,“晋江籍华侨王奋震先生宋元磁灶窑军持捐赠仪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二楼学术会议室隆重举行。

图片

本次捐赠仪式邀请了中国古陶瓷学会原副会长、福建博物院栗建安研究员、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傅恩凤研究员、晋江博物馆林清哲副研究员三位陶瓷方面的专家对捐赠的三件宋元磁灶窑军持进行了专业、细致、认真的鉴定,最终得出一致结论,认为此次晋江籍华侨王奋震先生所捐赠的三件军持真实可靠,年代信息明确,具有较高的文物、历史与艺术价值,值得收藏。

图片

丁毓玲馆长在捐赠仪式上发表讲话,认为博物馆接受机关团体或个人捐赠文物,是博物馆藏品搜集的一个重要途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自1959年成立时,就是在吴文良先生捐赠的134件宗教石刻基础之上而创建的,自建馆至今的64年发展历程中,亦涌现出了诸如叶道义先生无偿捐赠数量达1000余件的热心人士。磁灶窑作为福建古代外销陶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此次捐赠的军持在宋元时期曾大量外销到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窑址于2021年被列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重要遗产点。丁馆长对于王奋震先生的这次捐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此次捐赠体现了王奋震先生支持家乡文博事业发展的无私奉献精神,此次捐赠充实了泉州海交馆的馆藏数量与质量,亦为将来的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提供了文物支撑,也丰富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遗总展示馆磁灶窑部分的展陈内容。

图片

王奋震先生除了捐赠的三件磁灶窑军持外,亦捐赠了一批宋代的铜钱,泉州作为宋代的对外贸易大港,铜钱为贸易媒介,历史文献有关于铜钱从泉州港大量外流的记载,证明了宋代铜钱在海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此次捐赠的铜钱也进一步丰富了本馆的馆藏。

图片

图片

出席捐赠仪式的全体工作人员的注视下,丁毓玲馆长代表馆方向王奋震先生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了捐赠证书,同时提出将做到“保管好、展示好、传承好”这批文物,让这批捐赠文物发挥其最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希望通过王奋震先生的捐赠事迹,带动其他有捐赠文物意向的热心人士,参与到文博事业发展当中,一起推动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王奋震先生捐赠军持鉴赏
图片
宋元磁灶窑黄绿釉黑彩五系水波纹军持  

圆唇,敛口,外折沿平出,粗颈,弧肩,圆鼓腹,饼足微内凹,直管流。灰胎,胎质疏松,外壁大多施绿釉,仅腹部处施有黄釉,釉不及底。釉有剥落。颈部、腹部中间各刻二道弦纹,腹部弦纹上下分别刻两道曲线纹。肩部饰有一直管流,流上刻有螺旋弦纹,流对称处饰有一把,流、把之间还饰有对称的双系。系及四周弦纹、曲线纹处釉下绘有黑彩。

图片
宋元磁灶窑酱釉素面军持  

圆唇,敞口,外斜折沿,长颈,弧肩,鼓腹微折下收,饼足微内凹,直管流,流上刻有螺旋弦纹。灰胎,质细。外壁施酱红釉,釉不及底,局部釉层有剥落。颈肩处刻有二道弦纹,上下腹交接处饰有一道凹弦纹,口颈处有修补,器底有窑渣。

图片
宋元磁灶窑黄绿釉龙纹军持   


圆唇,敛口,外斜折沿,长颈,弧肩,圆鼓腹,饼足微内凹,直管流。灰胎,质细,外壁大多施绿釉,仅腹中间施有黄釉,釉不及底,内釉仅至颈部。腹部中间贴印有对称龙纹,口沿釉面等处有修补痕迹。


图片

撰稿:考古征集部
摄影:成冬冬
编辑:yuyu
二审:西西
三审:陈颖艳


官方微信服务号

科普微信订阅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