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商发展史·泉州卷》简介

来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日期 :2016-12-27 15:55:49    浏览量 :347



image001.jpg 


《闽商发展史·泉州卷》是福建省“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闽商发展史”子课题“泉州商人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本书于2016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编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全书共分九章,其中古代和近代部分有五章,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李玉昆、王丽明、李静蓉、林仪、叶恩典、陈丽华、薛彦乔等人执笔。当代部分由黎明大学相关人员完成。


古代部分第一章论述唐五代时期处于泉州起步阶段的泉州商人。第二章讲述泉州极度繁华的宋元时期,商人们驰骋海内外,不仅将泉州打造成为“世界货仓”,而且逐渐取代了阿拉伯人在南海和东亚的位置,并直接到达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经商。第三章讲述明代泉州商人由于无法在福建沿海港口与其他国家进行合法贸易,纷纷以走私的形式冒禁出洋转贩菲律宾、日本等地,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开展迂回贸易或三角贸易,开辟了泉州历史上商人移民海外的第一个高潮。第四章描绘了清代泉州商人从三个方向开拓事业的历史场景,即下南洋在东南亚各国建立贸易网络,以郊商的形式在台湾发展,在广东十三行占据重要位置。第五章讲述民国时期泉州商业发展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左右,商人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制约或破坏。


《闽商发展史·泉州卷》的论述重点是商人群体,力求摒弃地方史、海交史或社会经济史的惯常写法,以“商人发展史”的叙事框架来反应泉州城市和商业经济的兴衰变化,以商人活动贡献贯穿始终。可以说,这是头一回撰写一部跨越千年的泉商专门史,并且通过商人的角度,审视泉州地方社会的变迁、国际视野,以及当地泉州商人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意义重大。此外,在写作过程中也发掘出一些有一定价值的新资料。尤其像清代和民国年间,许多散存于各种碑铭、族谱、口述史,以及著作中大量零碎的商人史料。

官方微信服务号

科普微信订阅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