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里的文物︱馆藏《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 :最早记载厦门历史的文物

来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日期 :2021-06-21 16:17:59    浏览量 :490


1973年前后,泉州东郊仕公岭东南面石井乡村民取土挖到一座唐墓。墓内保存一方砖质墓志铭,长54厘米,宽41.5厘米,厚4.5厘米。顶部有云气火球纹。铭首阴刻“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篆体。正文阴刻20竖行,楷书。

 

图片

唐大中十一年(857)许氏故陈夫人墓志


该墓志铭最早为国立华侨大学派出所叶道义先生发现和保存,经我馆刘志诚联系,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将《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捐赠给泉州海交馆。1995年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认定为一级文物。


墓主乃泉州嘉禾里(今厦门)人、(江西)虔州虔化县丞陈元达之女,17岁嫁泉州参军许元简。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陈氏卒于第二胎产后六日,年仅23岁。其夫悲恸之余,亲撰志铭。


墓志铭记述陈氏高祖,任福州长乐县令,任满后家居福清。到曾祖陈僖时,“门有敢死之士,遂为闽之豪族。”时福建长官“闽侯”蠢蠢欲动,有“问鼎之意”,欲拉陈僖一起叛唐。(按,以每代25年计,推断陈僖正碰上安史之乱。)陈僖无意反叛朝廷,但自己力量不足以对抗闽侯,只好远走,寓居“嘉禾里”。如《墓志》所载:“罄家浮海,宵遁于清源(即泉州)之南界,海之中洲曰新城,即今之嘉禾里是也。”


唐时泉州的嘉禾里即今厦门,厦门正是“海之中洲”“屹然云岫”。这块墓志铭告诉人们,安史之乱时,厦门称“新城”。最迟至大中十一年(857年),厦门已称“嘉禾里”。这纠正了《闽书》《鹭江志》《厦门志》等方志所谓:“宋太平兴国间,岛上长嘉禾一茎多穗,遂名嘉禾”和《厦门志·陈黯传》“嘉禾乃宋时之称,唐时未有也”的错误。


墓志铭还告诉人们,“新城”才是厦门较早的名称,后改称“嘉禾里”。最迟至大中十一年,厦门已设立行政机构“嘉禾里”,负责整个厦门的政治、经济、治安,履行唐王朝的法权,行政上隶属于泉州南安县。宋朝的嘉禾里乃是宋承唐制,沿袭唐称。


据这块墓志铭所载,可知泉州的一些坊乡街巷亦多沿旧称。如今泉州“南俊巷(路)”,沿袭唐称至今,只是从最初的“南俊坊”名演变成“南俊巷(路)”名。泉州东郊的“石井乡”,自唐至今亦沿旧称,但已衍为顶石井、下石井两村。


陈僖家族登厦门岛后,“度地形势,察物优宜”,乃“发川为田,垦原为园”。对开发厦门,成绩显著,故得到地方的承认“郡给券焉”。生产的发展,很快地使其“家丰业厚,又为清源之最。”


这一墓志铭的发现,改变了“厦门自宋以上无可考”的情况,为研究厦门开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是件极其宝贵的重要文物。

 

参考文献:

(刘)志诚,《最早记载厦门历史的文物——〈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载《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第2期。


文字:安静

编辑:孙婉琳

二审:胡晓伟

终审:林瀚


官方微信服务号

科普微信订阅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