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日期 :2020-07-13 09:22:27 浏览量 :967
┃ NO.1 ┃
世界上有许多宗教,每个宗教又有各自的神,神是我们体验到的某些力量与情感的化身,神身上还有许多符号、特征,它们又增加、烘托着神的神秘与力量。符号不只是陪衬物,而是伴随着神的事迹逐渐成为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符号与神一样,它的背后是人的理念。很多符号是比较现实的物品,但到了神身上却具有了超越现实,指向了另一种超越的思想与精神。比如印度教中的莲花、套索、火焰、杵等,它们都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但在神的身上便寓示着超越现实的力量,并且是人间不存在的力量,但又能被我们的思想所理解并解释。
保罗·蒂利希曾总结了符号的六个特征:符号与记号都具有超越本身而指向另外的东西;与记号不同,符号不易改变其所指;符号能将隐藏的真实揭示出来;符号的产生并非有意;符号的消亡也会顺其自然。宗教符号就像语言一样,是在历史中慢慢形成的,它有自己生成、存在和消亡的规律。这对于我们理解各个宗教的神性符号会有帮助,印度教也同样适用。
泉州印度教石刻是罕见的遗留在中国的印度教文化遗产,共有近300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有116方。其中,易于确认的神像、动物等造像大概有36种,这些神像中易于辨识的法器有将近15种。(如有遗漏,欢迎指点)在此,特将泉州印度教石刻中的法器作为一种“神性”符号,对其进行总结,以帮助我们认识“符号”在宗教中的特殊意义。
泉州印度教中的15种法器作为一种符号,象征了什么呢?它们与人的思想与渴望有怎样的关系?对人来说又有哪些贴近心灵的意义?我们从《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中,摘编了这几种法器的意涵:
1 杵,是印度人最古老的武器之一,也是印度教中毗湿奴的典型法器之一。它象征着普遍性的、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则所具有的力量,尤其是摧毁、横扫一切的时间的力量。
2 莲花,象征着原始的胎藏与母亲的子宫,盛开的花朵象征太阳,另外它还意味着美丽、清新以及吉祥。
3 海螺,是毗湿奴的典型法器之一,它象征无限的空间,螺的旋纹象征着无限的延伸。
4 轮盘,是毗湿奴的典型法器之一,也可以指车轮、圆环等,起初是太阳的符号。它象征着生死轮回,也包含了神身上的各种特性。
5 笛子,是毗湿奴化身之一牧童形象黑天的重要标志。
6 剑,作为诸神的法器,是一柄巨大的祭祀剑,象征着智慧、毁灭的能力与战胜无知。
7 三叉戟,是湿婆的典型法器之一。它象征着魔力,三个叉分别象征着大神作为创造者、维持者和毁灭者的特性,当三叉戟是一根直棍的形式时,则象征宇宙的轴心。
8 鼓,沙漏形的鼓是湿婆的法器。鼓的两个三角形象征林伽与约尼,鼓声象征着宇宙初创时的韵律,它能将一切带入生死律动的原初声音,它也代表着词语的起源和一切的创造。
9 碗,是乞食苦行者的法器。舞王湿婆手持的祭火,便位于一只碗内。
10 念珠,象征时间的永恒流转。
11 火焰,象征着毁灭,每个劫末火都会吞噬世界,常出现在舞王湿婆形象中。
12 套索,是诸神手持的一种武器,束缚各种无知和邪恶。
13 刺棒,可以用于表现神区分正邪、喜忧的状态。
14 铃铛,如同鼓声一样,意味着创造,也象征湿婆的原始神秘的声音形式,还可以是吓破敌人胆的武器。它常常是湿婆及其妻子的法器。
15 蛇,是印度最古老的崇拜之一,是溪水、江河、湖海的守护者。它象征着永恒的时间轮回,蜕皮时象征了褪去死亡之象。
印度教神的法器铃铛、碗、火焰、海螺、蛇等,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物品,但当它们放到了神的手里,立刻便有了威力和意象,指向了更加宽泛的概念世界。
杵、念珠、蛇等都与时间的意象有关,海螺则与空间有关。莲花、轮盘、鼓、铃铛,则与生命的产生、轮回有关。剑、刺棒、套索这些在现实中的武器,在印度教神像中象征着战胜和束缚无知的力量,也象征智慧与正义。它们本身的这些意涵,同时在告诉我们,这些神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能力,神也有超常的理性与智慧,即便这些印度神在传说中也有过如常人那样的嫉妒、伤心等心情和普通的行为,却不影响他们神的光辉。
这些超越的概念是人在历史中赋予的,也是不以个人意志而改变的,但它们毕竟产生于人的思想。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衰老,于是我们会想象有一种超越时间的存在者。人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困难以及人性的迟钝,于是我们幻想着有一把神奇的剑能用简单的方式斩断愚蠢、获得智慧。
这些超凡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的能力范畴,是我们所渴望的,于是将它们运用到一个化身之中,成为人的崇拜神。人在祭拜神时,希望他们能安慰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远离痛苦、增长信心、获得永恒。我们只崇拜,却忘了这些神、法器和符号都是我们思想与情感的投射。
印度教神像的法器符号与中国传统神像的法器符号有区别吗?它们是否可以代表各自文化的特性?关于神性符号,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可以关注。
区建铭,当代宗教对话理论:宗教符号的解释[J],比较经学, 2013(2),第9-28页。
吴文良原著,吴幼雄增订.《泉州宗教石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德]施勒伯格,《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M],上海:中西书局,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