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瑰宝”主题展览

来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日期 :2018-10-11 15:39:39    浏览量 :894


9月13日至11月23日,264件中国文物将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家博物馆展出。名为“华夏瑰宝”的主题展览,其中有27件展品来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带去的,究竟是怎样的宝贝,有资格和新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秦朝兵马俑、汉代金缕玉衣这些历史教科书里大名鼎鼎的文物同台展示呢?原来泉州人“打”的是“亲情牌”。

 华夏瑰宝03.jpg


 

在展览里穿越时空,也是在见证人类探索世界的历程。泉州展品27件中,文物有10件,辅助展品17件/组, 包括伊斯兰教石刻、泉州湾宋代海船、铜钱、象棋子、木牌签、郑和船队船模、瓷器等。其中有元代伊斯兰教石刻5件,一级文物3件。他们分别是1930年泉州东门城垣出土的石墓碑,1948年泉州通淮门外津头埔出土,以及1978年泉州市区东鲁巷出土的阿拉伯文石挡垛。“石挡垛”是墓的石构件,上面都刻着阿拉伯语。


IMG_8666.JPG


与沙特工作人员探讨策划事宜

 

来到沙特展出,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些雕刻着古老阿拉伯语的墓碑石刻,吸引当地参观者的眼球。阿拉伯国家的先人就已经到达过中国东方的热土,并且安息在那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策展人员也在当地国家博物馆发现了沙特早期的墓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据悉展览尚未开始,就已经有沙特当地一处新建的文化中心拟邀请文物巡回展出。


IMG_8660.JPG


与沙特工作人员交接展品

 

赴沙特布展的泉州海交馆研究员介绍,在泉州出土的墓碑,不仅仅是有阿拉伯语的,也有阿拉伯语和汉语同时出现在一座墓碑上的。此次在沙特,这块墓碑以拓片的形式展出。展览现场还可以看到古时阿拉伯人在泉州的墓葬形制复原造型、泉州福船造型模型,以及航海家郑和的船队船模。


IMG_8663.JPG

 

2016年12月20日至3月2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曾举办过一场“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为进一步推动中沙两国文化交流,此次“华夏瑰宝”展,是作为两年前展览的回访展。展览展品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全国十三家文博机构。“华夏瑰宝”系列展览曾在印度、匈牙利、罗马尼亚、卡塔尔、秘鲁等地展出,累积参观观众达到百万人次,此次是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


IMG_8664.JPG


布置船模

 

展览以历史发展为顺序,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精美考古遗存及传世珍品。将分为“文明伊始与礼制建立”、“一统盛世、巩固与发展”、“包容多元的对外交往”、“商业萌芽与海洋贸易”、“宫廷气度与宫廷艺术”五个部分,旨在进一步推动中沙两国文化交流。


沙特石刻1.jpg

沙特石刻2.jpg

沙特石刻6.jpg

沙特石刻7.jpg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家博物馆珍藏的石刻,上面的文字很优美,可以与泉州的伊斯兰教石刻对比欣赏。




文字引自海峡都市报





官方微信服务号

科普微信订阅号

新浪微博